中国天然草地的植被组成中约有牧草15000种,以禾本科、豆科居多。在温带地区经常栽培的禾本科牧草约30属,豆科约25属。按饲用价值分为:①禾本科牧草类在草地群落组成中的出现率和丰富度居首位。②豆科牧草类分布甚广。③莎草科牧草类分布在阴湿沼泽化地区。④杂类草类。按生长年限可分为一年、二年和多年生牧草。
根据株丛形状和植株高度可分为上繁草、下繁草、半上繁草。根据分蘖特性和营养繁殖方式分为根茎型 、根蘖型 、疏丛型、密丛型、根茎-疏丛型、匍匐型、鳞茎型、根颈型、莲座型 、攀援茎型等。按对水分的需求分湿生牧草、旱生牧草和中生牧草等。 不同的牧草对环境有不同的适应性,也有不同的耐刈性、耐牧性和寿命。如有的喜光( 苜蓿),有的耐荫(酢浆草),苏丹草喜热耐旱,而针茅耐寒 ,牛尾草耐湿等。禾本科牧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再生特性,因此是耐刈、耐牧的优良草种。多年生牧草的自然生长年限因种类而异,由3~4年(如高燕麦草)到20年以上(无芒雀麦)不等。 |